斬儘奸臣後,大明盛世三百年 作品

第1320章 徒有虛名,腦袋被門夾了

    

-

“大將軍,喝點水,會好受一些!”

一邊的孫傳庭看著臉色蒼白的洪承疇,將水壺遞了過去。

洪承疇接過後猛地灌了幾口。

孫傳庭則是繼續道:“大將軍的意誌力遠超過末將,說出來不怕您笑話,末將去年在北討時負責攻擊新民城,截斷建奴退向草原的退路,

當時也是飛雷炮攻擊,隻是一炷香的功夫,新民城就被攻破了,末將是第一次見那種場景,

大戰時冇注意到,大戰之後巡視新民城時,那種慘狀,末將吐的是昏天地暗,苦膽都吐出來了,三天都冇吃進去飯!”

說到這裡,孫傳庭沉默了,似乎是在回想什麼,洪承疇正準備問什麼的時候,他又突然出聲了:“但後麵的大戰,卻是讓末將覺得之前見到的都是開胃菜!”

“說說看!”

洪承疇來了興致,將水囊蓋好,遞給了旁邊的親兵。

孫傳庭繼續道:“之後東荒渡口的地雷陣,那是末將第一次經曆……”

孫傳庭一邊回憶著一邊講述著,斷斷續續的講了一炷香的功夫。

北討之戰的內容,洪承疇在兵部整理卷宗的時候已經知曉了,但那是文字的記載,現在有參戰的武將親自來描述,那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。

這裡麪包含了很多武將的心理和感受,以及戰後這一年來的感悟。

“末將以為東荒渡口、遼陽城外、鴨綠江邊的三戰已經很慘烈了,但說實話,真正慘的是建奴聯軍退到當宛的時候,那一戰纔是真正的慘烈。

咱們這裡看似很慘,其實與當宛城外那一戰相比,就又差了一些了!”

說到這裡,孫傳庭眼中閃過一絲的驚懼之色:“他們為了活命,為了能衝出我們的阻攔,無所不用其極,

將戰馬的馬匹剝下套在身上、將戰死軍士的軍服和盔甲拔下穿在自己身上,哪怕有些軍士還隻是受傷,也冇有逃過能夠自由行動軍士的盤剝,

甚至很多軍士看下已經戰死軍士的肢體,然後劈開綁在自己胸前、四肢上,隻為了能擋住我們火器的攻擊,

在那一戰中,為了活下,什麼人倫、禮義廉恥、德行等等全都不存在了,人性的黑暗和醜陋顯露無疑。

更關鍵的是,那一戰,儘管我們的阻攔很凶猛,冇有人後退,有的是一往無前,即便知道我們有很多火器,但就是那麼一直往下衝。

單從這一點上來說,伊達政宗和柳生宗矩相比,無論是格局和氣魄、還是心狠手辣、還是決斷力,都差了不止一籌,

從登陸開始,如果是柳生宗矩指揮,我們到現在至少要死上五萬人以上了,而且葉嶽天險城牆絕對冇有攻陷。

因為在見識到我們燧發地雷、三弓床弩、火箭的時候,他就會將附近的百姓、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抓來,以此消耗我們的火器。

從伊達政宗的表現來看,真的是徒有虛名,末將更是懷疑扶桑對他的評價,真的是太……差了!”

“哈哈哈,扶桑纔多大一點?戰國群雄爭霸,說是爭霸,就跟大明幾個府之間打來打去的,參戰人數才幾萬人,你指望他們能有多高的軍事修養?”

洪承疇難得調侃了扶桑一方的武將。

而後雙眼精光閃動著:“如果真如你說,在估測到柳生宗矩的意圖後,本將就會先把福岡平原和佐賀平原兩處平原的農作物全部燒掉,

封鎖關門海峽之後,直撲本州島,以戰船的速度,配合陸地行軍,將大阪、濃尾兩大平原的農作物也給焚掉。齊聚文學

打完了本州島後,再回頭收拾九州島,本將倒是要看看冇有糧食他們到底能堅持多久,會不會引起民變和軍中嘩變。”

說到這裡,洪承疇沉頓了一下,疑惑道:“陛下當初招本將回京時問本將打殘扶桑需要多久,你知道本將回答多長時間嗎?”

孫傳庭神光閃動,低聲道:“按照大將軍剛剛的想法,三年?”

“對,本將給陛下的回覆是三五年,但陛下不滿意,本將又壓縮了時間,改為了兩年,陛下依舊不滿意,最後直接拍板隻能給半年時間!”

“原來如此!”

孫傳庭恍然大悟。

按理來說焚燬扶桑的幾大平原的農作物,冇有足夠的糧食,能輕易的困死扶桑。但作戰方案依舊是從誌摩半島登陸,強攻葉嶽天險。

原本封鎖關門海峽後,可以直撲本州島,打完本州島再收拾九州島,但洪承疇依舊是要強攻葉嶽天險,要將九州島的大軍全部殲滅後再橫推本州。

原來一切的根由是皇帝給的半年的期限。

“大將軍,您可問過陛下為何隻給了半年的時間?”

“冇有!”

洪承疇搖了搖頭:“按理來說,以大明如今的發展,緩個兩三年的時間,能造出我們東征五倍以上的火器。

以這種火器,能輕易的滅掉扶桑,這個道理陛下肯定知道,但陛下還是如此的急迫,估計陛下有他的考慮吧!”

“末將倒是有一種猜測!”

孫傳庭眉間緊皺,低聲道:“會不會建奴三方聯軍,扶桑得到了朝鮮的火器技術,

然後怕北討乾掉了扶桑,迫使扶桑與荷蘭、西班牙勾結,得到了火器技術,扶桑火器大力發展,軍事實力增加?”

“有這方麵的考慮,但應該不是主要的,扶桑是島國,各種物資都缺,短時間內火器技術會得到極大的發展,

但朝鮮和荷蘭的火器相對大明也就一般般,軍事實力增強了又能強到哪裡去?

彆的不說,即便是扶桑將從朝鮮、荷蘭得到的火器技術發揮到極致,可麵對五千門飛雷炮、十萬顆飛雷彈,也都是於事無補罷了!”

“的確是這樣,聖意難測呀!但以陛下登基以來的種種所為,做此決定一定是高瞻遠矚的,我們無需猜測太多!”

“就是這個道理,身為臣子……”

“報……”

洪承疇正想說什麼,一匹戰馬疾馳而來:“大將軍,監視扶桑潰敗大軍的天雄軍來報,

扶桑主力的大隊人馬的前部已經撤入了內野穀,後續大隊人馬似乎也是朝著內野穀進發!”

“內野穀?”

洪承疇皺了皺眉頭,追問道:“確定是內野穀?”

“大將軍,是的,絕對冇錯!”

“再去查探,一刻鐘傳遞一次訊息,確定之後讓梁甫親自回來一趟!”

待傳令兵離去後,洪承疇滿眼不可置通道:“怎麼會退入內野穀?伊達政宗腦子被門夾了嗎?”

-